<rt id="x7nzf"><meter id="x7nzf"><button id="x7nzf"></button></meter></rt>

<rp id="x7nzf"></rp>


      <source id="x7nzf"><nav id="x7nzf"></nav></source>

      <s id="x7nzf"><meter id="x7nzf"><p id="x7nzf"></p></meter></s>
      疾病防治 | 一例黃羽肉雞雞毒支原體和H9亞型禽流感混合感染的診治
      時間:2015-11-24   來源:廣州市華南農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   作者:潘金金1 2 孫建濤1 張青林1 陳素娟2 薛素強1*

      潘金金1 2 孫建濤1 張青林1 陳素娟2 薛素強1*

      (1.廣州市華南農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,廣東 廣州 511300 ; 2.揚州大學獸醫學院,江蘇 揚州 225009)

      2015年7月江蘇某農戶養殖的快大型黃羽肉雞發病,病雞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頓,食欲減退,發熱,張口呼吸,死亡率15%左右。經臨床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雞毒支原體和H9亞型禽流感混合感染。現將診斷報告介紹如下。

      1. 發病情況

      該農戶共飼養快大型黃羽肉雞5000羽;雞群從25日齡開始發病,28日齡蔓延至全群,病程10天以上,平均每天死亡50多只,死亡高峰出現在發病后第5天,共125只。31日齡就診時,已死亡400多只。雞群在2日齡和7日齡使用新城疫-支氣管炎二聯活疫苗滴鼻點眼,14日齡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活疫苗飲水,發病時已使用恩諾沙星等抗生素,但效果欠佳。

      2. 臨床癥狀

      發病雞主要表現為發熱,精神萎頓,食欲減退,垂頭縮頸,雞冠及肉髯暗紅,張口呼吸,夜間安靜的時候有“呼嚕”聲,部分雞流出粘性鼻液,部分雞眼角內側有泡沫樣淚液流出,部分雞伴有腹瀉并排出黃綠色稀糞癥狀。

      3 剖檢病變

      剖檢可見喉頭、氣管粘膜充血、出血,氣管內充滿粘液,肺臟出血,氣囊渾濁、有黃色干酪樣物質,心冠脂肪有針尖樣出血,部分雞肝臟略顯腫大、有少量出血點,脾臟腫大、部分有白色斑點狀壞死,腎臟腫大、部分有尿酸鹽沉積,盲腸扁桃體腫大,腺胃粘膜充血,肌胃角質層下有斑點狀潰瘍,胰腺輕微出血、有白色壞死點,腸道黏膜出血。

      4 診斷

      根據該病的流行情況、臨床癥狀及剖檢病變的分析,可初步診斷為雞毒支原體(MG)感染,不排除H9亞型禽流感、新城疫和傳染性喉氣管炎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鼻炎、火雞支原體(MM)等疾病。

      采集病死雞肝、脾、氣管、肺、胰腺等病變組織,提取樣品DNA和RNA,按照文獻方法[1,2,3],用PCR鑒定雞毒支原體(MG)呈陽性,火雞支原體(MM)、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(ILTV)、

      “*”為本文通訊作者

     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(IBV)和副雞嗜血桿菌(HPG)呈陰性;處理后的樣品接種10日齡SPF雞胚,取致死雞胚的尿囊液,進行血凝(HA)及血凝抑制(HI)試驗[4],結果顯示尿囊液有血凝性,且僅抗H9亞型禽流感病毒血清對其血凝性有抑制作用。通過試驗可確診該雞場的疫情為雞毒支原體和H9亞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。



      5. 治療

      立即對雞群、料線、水線、墊料、周圍環境、進出器具、車輛和人員嚴格消毒,堅持每天1-2次,連續10天。治療時由于雞群整體發熱,因此首先考慮用解熱鎮痛藥如卡巴匹林鈣,以恢復食欲和飲水,增強自身體質;針對病毒感染選用清瘟敗毒的中草藥如清瘟敗毒散配合禽用干擾素;針對支原體感染選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(枝原凈)配合使用氟苯尼考;針對腎腫大,也為了防止腎代謝性中毒,選用腎解促進毒素和藥物代謝產物的排泄,減輕腎臟負擔,通調水道;最后雞群補充維生素C、B族維生素等多維,以增強解毒效果,補充流失的維生素,恢復腸道健康,促進雞群康復。用藥持續4-5天,且注意上午和下午錯開使用各類藥物,如卡巴匹林鈣、枝原凈、氟苯尼考可在上午使用,清瘟敗毒散、干擾素(干擾素一般不與酸堿藥物混合使用)和腎解可在下午使用,多維可在全天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。

      6. 討論

      雞毒支原體(MG)和H9亞型禽流感都是嚴重危害我國養禽業的重要傳染病。其中MG所引發的疾病也稱慢性呼吸道病(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,CRD),其特征為呼吸啰音、咳嗽、流漿液性鼻液、氣囊炎,嚴重時張口呼吸;其通常與病毒、細菌協同感染,導致呼吸道癥狀加劇、死亡率增高[5];在飼養密度大、通風不良或氣溫急劇變化時極易誘發本病[6,7,8],有時甚至在用呼吸道途徑接種雞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等活疫苗后也可能誘發本病[9,10]。感染雞毒支原體后雞死亡率不高,主要表現為產蛋率、孵化率降低,出欄期延長和飼料利用率降低,并可間接地增加用藥成本[11,12],同時造成禽產品中藥物殘留。MG可導致各年齡階段雞感染發病,其中3-8周齡最易感[5,12],本病在國內禽群中相當普遍,這可能與MG既能通過水平傳播又可通過垂直傳播從而導致防控難度極大有關。

      我國自1994年首次報道從雞群分離到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(Avian Influenza Virus,AIV)以來[13],該亞型AIV一直在我國主要的養禽地區傳播和流行,并不斷地變異和重組。H9亞型AIV感染家禽可導致產蛋下降、生長緩慢、免疫抑制,與其它病原共感染時導致高死亡率[14,15,16]、低生產性能等“連鎖反應”,給我國養禽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從目前的流行情況看,白羽肉雞、快大型黃雞和817等快速生長雞是這種“連鎖反應”的最重要的受害者;其主要的表現為感染H9亞型AIV后,雞群健康狀況下降,自身免疫能力降低,呼吸道黏膜受損,導致其他病原體如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支原體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鼻炎等繼發感染,從而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,如卡他性氣管炎、出血性肺炎、氣管支氣管纖維素性炎(栓塞)、氣囊纖維素性炎等,進而引起規模地死亡、飼料轉化率降低、用藥成本升高和藥殘超標等。

      從本次發病的情況看,農戶的飼養管理不善和硬件設施不足是發病的主要原因。現場的調查發現,在高達35度以上的季節,雞群密度過大,達到12只/平方米,加之雞舍內沒有完善的通風降溫設施,使得舍內溫度過高,雞群熱應激過大,從而導致雞群抵抗力下降,誘發疾病;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也是導致本次疾病暴發的重要原因,舍內麻雀、喜鵲等野鳥自由出入,水線、料線、地面墊料等長時間未及時清洗、更換,環境、雞群也從未消毒等因素都會導致病原微生物快速繁殖,引發疾病;疫苗免疫因素也是值得思考的一方面,從我們的血清流行病學資料看,H9亞型AIV抗體在快大型肉雞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一針免疫后抗體上升慢、效價不夠高、存在免疫空白期等風險,因此目前國內有些養殖公司采取3日齡前做超前免疫,然后10日齡左右加強免疫的方法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。本次發病的養戶全程未使用H9亞型AIV疫苗,這樣就更增加了疾病發生的概率,并且在發生H9亞型AIV和其他疾病混感時損失會更加嚴重;另外,雞毒支原體和H9亞型AIV通常發生在較為寒冷的季節,而此次在炎熱季節中依然發生,說明養殖環境不容樂觀。

      參考文獻

      1. 張磊. 雞毒支原體JN株的分離鑒定及PCR檢測方法的建立. 山東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2010.

      2. 秦璐璐. 雞毒支原體PCR檢測方法的建立. 動物醫學進展 2009,30(2):39-42.

      3. 苗得園, 孫慧玲, 陳曉峰, 盧冷軼, 張培君, 龔玉梅. 副雞嗜血桿菌的分離鑒定及我國雞傳染性鼻炎的流行狀況分析.

      4. Woolcock PR. Avian influenza virus isol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chicken eggs. Methods Mol Biol 2008,436:35-46.

      5. W Calnek, H John Barnes. Disease of poultry. tenth edition. Ames: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, 1997. 235-296.

      6. Soeripto, K G Whithear, G S Cottew, K E Harrigan. Virulence and transmissibility of mycoplama gallisepticun. Aust vet J, 1989, 66: 65-72.

      7. Lin M Y, S H Kleven. Egg transmission of two strains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in chickens. Avian Dis, 1982, 26: 487-495.

      8. Transcott R B, A E Ferguson, H L Ruhnke. An infection in chickens with a stra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of low virulence. Comp Med, 1974, 38: 341-343.

      9. Gross W B. The development of “air sac disease”. Avian Dis, 1961,5: 431-439.

      10. Fabricant J, P P levine. Experimental production of complication chronic repitory disease infection (“air sac”disease). Avian Dis, 1962, 6: 13-27.

      11. 傅先強. 控制雞霉形體病的新思路. 中國家禽, 2002, 2 (8): 5-6.

      12. 陳溥言主編. 獸醫傳染病學 第五版. 中國農業出版社, 2006: 397-399.

      13. 陳伯倫, 張澤紀, 陳偉斌. 禽流感研究:I雞A型流感病毒分離與血清學初步鑒定. 中國獸醫雜志, 1994, 22(10): 3-5.

      14. Li C, Yu K, Tian G, et al. Evolution of H9N2 influenza viruses from domestic poutry in Mainland China. Virology, 2005, 340(1): 70-83.

      15. Zhang P, Tang Y, Liu X, et al. A novel genotype H9N2 influenza virus possessing human H5N1 internal genomes has been circulating in poutry in eatern China since 1998. J Virol, 2009, 83(17): 8248-8438.

      16. 李樹純, 李心海, 仲書官等. 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組的遺傳進化分析. 病毒學報, 2012, 1(28): 7-14.

     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毛片